一、这些坑你别踩
最近在菜市场碰到张大爷,他神秘兮兮跟我说:"有个投资群每天发20块红包,你说靠谱不?"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明摆着...
1. 天上掉的馅饼特别香
去年双十一期间,某地警方破获的刷单诈骗案显示,82%的受害者最初都是被"动动手指日入300"吸引。骗子们深谙人性,总把诱饵包装得金光...
一、官方活动的三大身份证
小米之家正规活动就像带着工作牌的工作人员,总能在细节处找到官方印记:
活动页面自带防伪码:注意浏览器地址栏的"https://www.mi.com"开头的专属域名
奖品设置合理:新款手机通常不会直接赠送,而是以抽奖或积分兑换形式出现
活动时间明确:具体到某月某日某时,...
一、活动现场最容易踩的三大雷区
上周同学聚会在KTV唱歌,闺蜜举着手机环拍包厢环境时,差点把隔壁桌的信用卡账单拍进去。这种场景在追星现场更常见:
集体自拍暴露定位:背景里的商场LOGO、街道名牌都会成为位置线索
扫码互动留隐患:去年某漫展有人扫了伪造的应援二维码损失8000元
设备信息自动同步:华...
个人信息泄露:别让身份成了"游戏道具"
你可能觉得填个手机号没什么大不了,但《2023电子竞技安全白皮书》显示,76%的钓鱼网站会伪装成赛事报名页面。去年城市争霸赛中,有战队全员遭遇电信诈骗,源头就是报名时填写的教练联系方式。
常见信息泄露渠道
第三方报名平台: 某省级赛事曾因外包报名系统漏洞,导致...
一、返利陷阱的常见剧本
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网络返利陷阱调研报告》显示,每10个网购用户就有3人遭遇过虚假返利。这些骗局最爱披着这些外衣:
"注册即送"型:要求填写银行卡、身份证等敏感信息
"裂变返现"型:诱导用户拉人头发展下线
"超额返利"型:承诺高于市场价3倍以上的返现比例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