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推广活动如何提高客户获取成本
开店推广活动如何科学降低客户获取成本
上个月路过老张的奶茶店,发现他把用了两年的"买一送一"海报换成了"扫码解锁隐藏款饮品"的互动立牌。问起缘由,他指着收银系统苦笑:"现在每拉一个新客,成本比三年前贵了碗牛肉面钱。"这话让我想起《2023中国餐饮行业白皮书》里的数据——实体店平均获客成本五年间涨了63%。
一、客户为什么越来越"贵"
周末去批发市场进货,听干货店王姐抱怨:"现在发传单十个人里九个直接扔垃圾桶,以前好歹能留住三五个。"这现象背后藏着三个现实:
- 信息过载:普通人每天要接收600+条广告信息
- 信任危机:78%消费者认为商家活动存在套路(数据来源:尼尔森消费者洞察报告)
- 渠道分化:00后和70后常去的平台完全不在同一个次元
推广方式 | 2019年CAC | 2023年CAC | 转化率变化 |
地推发传单 | 8元 | 22元 | -60% |
朋友圈广告 | 15元 | 35元 | -42% |
KOL探店 | 50元 | 80元 | +18% |
1.1 被忽视的沉默成本
小区门口的火锅店最近撤掉了门口扫码送纸巾的机器,改成"拍照打卡送秘制蘸料"。老板算过账:以前100人扫码只有5人消费,现在30人拍照能转化8单,蘸料成本还比纸巾便宜2毛钱。
二、四两拨千斤的实战技巧
2.1 精准投放的"三点定位法"
- 早上7-9点在幼儿园门口推儿童餐
- 下午茶时段在写字楼电梯投屏轻食广告
- 深夜用短视频平台吸引夜宵人群
服装店陈姐的案例很典型:她把原本用于商场LED广告的预算拆开,在周边3公里小区快递柜贴"取件扫码领洗衣券"二维码,获客成本从45元直降到17元。
2.2 让顾客变成推销员
观察过网红烘焙店的玩法吗?他们的储值卡有个隐藏设定:推荐新客充值能解锁限定款蛋糕。这种设计让老客自发组建了30多个微信群,相当于免费养了批地推团队。
激励方式 | 参与率 | 人均推荐数 | CAC降幅 |
现金返利 | 12% | 1.8 | 25% |
专属特权 | 34% | 3.2 | 41% |
社交货币 | 28% | 4.5 | 37% |
三、藏在日常经营里的获客密码
常去的那家社区超市最近把会员系统玩出了花:买鸡蛋扫码能积累"母鸡养成积分",集满50分真能换只活鸡。虽然听着离谱,但周边大爷大妈们乐此不疲地带新客来攒积分。
3.1 服务动线的二次设计
快剪理发店的聪明做法值得参考:
- 剪发时不推销,吹风时闲聊
- 给带小孩的顾客准备贴纸玩具
- 收银台放"分享理发成果抽免单"的二维码
这些细节调整让他们的转介绍率提升了3倍,店长说现在主要成本就是多买的几包湿纸巾——用来给小朋友擦沾了碎发的脸蛋。
3.2 反常识的定价策略
新开业的宠物医院有个神奇操作:疫苗明码标价,但驱虫药需要"带新客解锁会员价"。养宠人群的社交属性被巧妙利用,现在他们40%的新客都来自"拼药局"。
路过社区菜场时,发现卖豆腐的摊位贴了张手写告示:"教做三道豆腐料理,前提是介绍三个新顾客"。腾腾热气里,阿姨正给年轻人演示麻婆豆腐的正确做法,案板上手机支架都没忘对着拍摄角度。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