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间如何让品牌「蹭」出存在感?这6招亲测有效
六月初的空气里飘着栀子花香,校门口挤满了攥着准考证的考生和家长,文具店老板把2B铅笔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这就是典型的高考季场景。对商家来说,这个全民关注的热点就像刚出锅的糖炒栗子,看着诱人,但要怎么才能优雅地「蹭」到热度呢?
一、找准高考生的「七寸」痛点
去年高考期间,某智能台灯品牌在抖音发起护眼挑战赛,让家长拍摄孩子深夜复习时揉眼睛的瞬间。活动上线3天播放量突破8000万,连带店铺搜索量暴涨230%。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抓住「视力保护」这个具体需求,比空喊「助力高考」有效得多。
1.1 高考生刚需清单
- 物质层面:减压零食(每日坚果礼盒销量增长78%)、速干中性笔(某品牌高考季销量占全年45%)
- 精神层面:锦鲤壁纸下载量是平日的5倍,考前心理辅导直播场均观看超10w+
需求类型 | 代表商品 | 转化率 | 数据来源 |
考场用具 | 透明文件袋 | 62% | 天猫618教育用品报告 |
能量补给 | 巧克力威化 | 41% | 京东食品消费白皮书 |
二、玩转社交媒体的正确姿势
去年某奶茶品牌推出的「满分气泡水」,瓶身上印着「考的都会,蒙的都对」,在考点周边门店卖到断货。他们在小红书上发起「拍空瓶换心愿贴纸」活动,把UGC内容直接变成移动广告牌。
2.1 各平台内容风向标
- 抖音:15秒的考点押题挑战赛
- B站:「学长学姐说」系列经验分享
- 微信:模拟志愿填报H5小工具
三、线下场景的黄金组合拳
考点门口的遮阳棚是广告位,某教育机构去年在30个考点投放智能饮水机,机身电子屏轮播课程广告。据统计,每台机器日均触达考生家长2000+人次,后续课程咨询量提升60%。
场景类型 | 转化路径 | 成本收益率 | 数据来源 |
家长等候区 | 扫码领备考手册 | 1:8.3 | 新东方地推数据 |
考点周边餐饮 | 套餐送错题本 | 1:5.7 | 美团餐饮营销报告 |
四、KOL矩阵的精准打击
教育类博主固然重要,但别忽视「意想不到」的跨界组合。去年有个美妆博主发了条「高考应急妆容教程」,教女生快速遮盖熬夜复习的黑眼圈,视频里出现的某国货眼霜当天销量翻三番。
4.1 达人合作效果对比
- 学科名师:转化率高但成本昂贵(单个视频报价8-15w)
- 校园vlog博主:性价比之王(5000粉博主带货转化率可达12%)
- 家长类账号:适合教育分期等金融产品
五、公益行动的长期价值
某打车软件连续5年坚持「爱心送考」,累计接送考生超20万人次。这个项目没有直接带来订单增长,但品牌搜索指数每年高考季都上涨35%以上,真正把公益做成了品牌资产。
六、搜索引擎的暗战
当家长在百度搜索「高考饮食食谱」时,某粮油品牌的「状元餐搭配指南」总是出现在前三位。他们提前半年布局了38个长尾关键词,在问答平台铺设了217条自然回复,这些内容带来的自然流量占整个营销活动的43%。
晨光文具的限定款锦鲤文具套装正在便利店热卖,考点对面的咖啡店挂出了「第二杯半价」的应援横幅,短视频里老师们还在更新最后一波押题视频。品牌们的夏日战役刚刚开始,你的解题思路准备好了吗?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