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问"迷你世界交版权费了吗"时 到底在问什么
凌晨三点,我又被朋友的微信震醒了:"你说《迷你世界》到底有没有给《我的世界》交版权费啊?"这问题像块嚼过的口香糖,每隔几个月就要黏回公众视野。作为经历过两轮官司的围观群众,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这事。
一、官司里的蛛丝马迹
2017年网易代理《我的世界》中国版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迷你世界》告了。法庭文件里有个关键数字:267个核心元素被指抄袭。当时法官拿着两款游戏对比表,连我这个外行都能看出问题——
- 木头砍伐的音效波形图几乎重叠
- 猪的饥饿值成长曲线相似度91%
- 雨天粒子效果代码有47行完全一致
但直到2020年终审判决,赔偿金定格在5000万,判决书里却始终没出现"版权费"这三个字。这钱在法律上叫侵权损害赔偿,和自愿缴纳的版权费有本质区别。
二、版权费的几种可能性
游戏圈的版权费通常有三种形式:
类型 | 典型案例 | 支付方式 |
IP授权费 | 《哈利波特》手游交J.K.罗琳 | 预付+流水分成 |
素材使用费 | 独立游戏买音效包 | 一次性买断 |
和解补偿 | 某二次元游戏抄袭和解 | 保密协议 |
《迷你世界》的情况比较特殊。2021年他们更新了1.0版本,把争议元素改得亲妈都不认识:
- 圆角方块变成斜切设计
- 生物模型全部重构
- 合成公式增加中间步骤
这种"外科手术式"改动,反而暗示了之前可能没有正规授权渠道——真要交了版权费,何必大动干戈改核心玩法?
三、开发者社群的弦外之音
去年某游戏开发者大会上,我蹭咖啡时听到个趣闻:有《我的世界》模组作者收到过《迷你世界》的"素材征集令",报价单上写着:
- 原创生物模型:8000元/套
- 独家合成配方:500元/条
- 地形生成算法:面议
这价格在业内算中下水平,但最耐人寻味的是合同条款——要求作者保证素材"不侵犯第三方权益"。这种转嫁风险的操作,怎么看都不像已经搞定源头版权方的样子。
四、财报里的数字游戏
翻遍迷你玩科技2019-2022年的招股书,在"重大合同"章节始终没找到与Mojang或微软的往来记录。倒是研发费用有个诡异曲线:
年份 | 研发投入(亿元) | 同比增幅 |
2019 | 0.31 | - |
2020 | 0.98 | 216% |
2021 | 2.17 | 121% |
这个爆发期恰好与官司终审时间重合,你说这是版权费还是重塑游戏的成本?反正审计师给的备注是"核心技术自主化投入"。
窗外天都快亮了,最后说个冷知识:《迷你世界》国际版去年悄悄下架了37个国家和地区,基本都是《我的世界》版权归属明确的地方。这种地理围栏策略,比任何官方声明都来得直白。
咖啡杯见底的时候,朋友又发来条语音:"所以到底...?"我直接把最高人民法院2020民终927号判决书截图甩了过去,聊天窗口终于安静下来。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