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钟某绝地求生"的真相:你可能一直搞错了
凌晨两点半,我第N次在贴吧看到有人问"钟某绝地求生是谁的作品",泡面汤洒在键盘上才突然意识到——这事儿真该好好说清楚了。毕竟连我表弟上周都跑来问我:"哥,那个吃鸡游戏是不是叫钟某的人做的啊?"
先说结论:这是个美丽的误会
首先得纠正一个常见误解:"钟某"并不是某位游戏制作人的名字,而是中文互联网特有的翻译梗。这事儿得从2017年说起,当时《绝地求生》刚火起来,有网友发现游戏里击杀敌人时会显示"XXX淘汰了钟某"(实际是中文版击杀提示)。这个随机生成的ID后来被玩家们玩成了梗,就像"隔壁老王"一样成了虚拟世界里的背锅侠。
真实情况 | 常见误解 |
游戏内随机中文ID | 以为是开发者名字 |
蓝洞工作室开发 | 误传为"钟某作品" |
《绝地求生》的真实身世
现在该聊聊正主了。这款让全网疯狂"吃鸡"的游戏,真正的创造团队是:
- 开发公司:韩国蓝洞(Bluehole)旗下的PUBG Corporation
- 核心制作人:Brendan Greene(玩家更熟悉他的外号"PlayerUnknown")
- 诞生时间:2017年3月23日(Steam抢先体验版)
有意思的是,Greene最早只是个摄影记者,因为沉迷《武装突袭2》的生存模组,后来干脆转行做了游戏设计师。他在采访里说过,早期开发时办公室连空调都没有,程序员们都是穿着短裤顶着电风扇写代码——这可比"钟某"的故事带劲多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误会?
我翻遍了近五年的游戏论坛,发现这个误会主要来自三个原因:
- 早期汉化不完善,击杀提示显得很突兀
- 直播平台的主播们故意玩梗("这把又被钟某阴了")
- 贴吧段子手的推波助澜
最夸张的是2018年贴吧有个热帖《揭秘钟某工作室》,楼主信誓旦旦说在首尔见过"钟某团队",结果被扒出来用的都是百度翻译的韩文...
关于游戏本身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既然都熬夜查资料了,干脆多写点干货。很多人不知道,《绝地求生》的玩法专利其实属于索尼——没错,就是做PlayStation的那个索尼。他们在2003年就注册过类似玩法(专利号US 8,529,350 B2),不过直到Greene做出《H1Z1》的生存模式才算真正落地。
还有个冷知识:游戏里平底锅能挡子弹不是设计失误。开发组最初测试时发现这个bug,结果玩家测试反馈都说"这个设定太酷了",于是干脆保留下来成了特色。
数据不会说谎
随便列几个数字感受下这游戏的火爆程度:
- 最高同时在线人数:325万(2018年1月)
- 中国玩家占比:峰值时期达到42%
- 最疯狂时网吧安装率:89.7%(2018年《中国网吧行业报告》)
记得有次去网吧包夜,整个大厅此起彼伏的"钟某来了快跑",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玩真人密室逃脱。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游戏梗
说到这个就停不下来,"钟某"其实只是众多游戏梗中的一个。类似的还有:
- "伏地魔":不是《哈利波特》角色,指趴草丛的老阴比
- "lyb":老硬币的拼音缩写,专门形容蹲角落的玩家
- "98k玄学":关于Kar98k步枪迷之命中率的都市传说
最搞笑的是有次看直播,主播大喊"钟某在空投箱后面",结果观众发现那其实是个叫"ZhongMou233"的水友。你看,互联网记忆就是这么神奇。
凌晨四点的窗外开始有鸟叫了,泡面也凉透了。最后说个真事:去年游戏更新后,"钟某"这个ID其实已经从击杀提示里移除了,但直到现在贴吧还有人讨论"钟某新作什么时候出"。也许过几年,这个梗会变成游戏史上的"尼斯湖水怪"吧。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