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像过日子一样抓落实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最近跟着街道办工作的老张学了个新词儿,他说单位正在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跟咱们包饺子似的,得按步骤来才不露馅"。这话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些看似严肃的政治活动,本质上和咱们老百姓的生活智慧是相通的。

一、准备工作就像备年货

去年居委会搞旧改前,李主任带着大伙儿开了三天会,把每栋楼的改造方案都贴在公告栏。这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准备阶段简直一模一样。

1. 方案制定要"量体裁衣"

就像裁缝做衣服得先量尺寸,制定方案时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去年某县在制定方案时专门调研了23个行政村的实际情况,最终形成了"四查四看"工作法

  • 查干部作风,看联系群众紧不紧
  • 查办事流程,看服务群众实不实
  • 查问题台账,看整改落实严不严
  • 查长效机制,看制度保障牢不牢

2. 组织保障要"搭好戏台"

记得社区搞垃圾分类时成立过督导小组,这次活动也需要建立三级组织架构。某市的做法值得参考:

层级组成职责
领导小组党委书记+班子成员统筹协调
工作专班骨干党员+群众代表具体实施
督导小组纪检委员+退休干部质量把控

二、理论学习好比熬高汤

前年村里组织党员学习乡村振兴政策,王书记把文件内容编成了快板书。这种接地气的学习方式,在群众路线教育中尤为重要。

1. 学习内容要"荤素搭配"

既要原原本本学原著,也要结合实际讲案例。某省创新采用"3+X"学习模式:

  • 必学内容:、二十大报告、《谈治国理政》
  • 自选内容:当地红色资源、先进典型、反面案例

2. 学习形式要"花样翻新"

就像年轻人刷短视频学习,某街道开发了"码上学习"小程序,扫码就能看微党课。常见的学习形式对比:

传统方式创新形式
集中读书班VR红色教育基地
专家讲座抖音直播问答
撰写心得微信群接龙讨论

三、调研走访如同走亲戚

记得去年暖气改造前,供热公司挨家挨户测室温。群众路线教育中的调研环节,就该带着这种"走亲戚"的劲头。

1. 入户调查要"带礼上门"

某社区干部带着"三件套"走访:政策明白卡、民情记录本、便民服务包。他们总结出四问工作法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

  • 问生计:家里有几口人就业
  • 问困难:最近遇到什么难题
  • 问建议:对政府工作怎么说
  • 问期盼:最希望解决哪件事

2. 问题梳理要"分门别类"

就像收拾衣柜要分季节,某镇把收集的1273条意见分成四类处理:

问题类型处理方式时限要求
即知即改现场办公解决24小时内
短期整改列入任务清单1个月内
长期规划纳入年度计划本年度内
政策咨询专人解释答复3个工作日内

四、整改落实好比修房子

小区物业整治乱停车那会儿,先在公示栏贴了整改方案。群众路线教育的整改阶段,也要有这样公开透明的态度。

1. 专项整治要"敲墙见砖"

某市针对"门难进"问题,推行了"五个一"改革

  • 一窗受理:综合服务窗口
  • 一网通办:数据多跑腿
  • 一次告知:材料清单二维码
  • 一站服务:帮办代办制度
  • 一号响应:统一投诉平台

2. 建章立制要"打好地基"

就像小区要建立物业管理公约,某县建立了群众路线长效机制

制度名称主要内容
民情日记制度干部每周记录群众诉求
现场办公制度每月固定日下沉社区
双评议制度群众给干部打分

五、总结评估就像看收成

秋收时老农会蹲在地头估产量,活动的总结评估也要有这样实事求是的态度。某开发区采用"三维评估法":

  • 群众满意度测评(占40%)
  • 督导组综合评分(占30%)
  • 整改任务完成率(占30%)

看着社区公告栏里新贴的"为民办实事清单",张大妈说这和前几年确实不一样了,"现在干部见面都会主动问有啥困难"。春风化雨的过程,大概就是这样在一次次走访、一件件实事中慢慢累积起来的吧。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