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销售活动:如何进行市场调研
燕窝销售活动:从菜鸟到高手,手把手教你做市场调研
老张蹲在自家燕窝店的柜台前,看着对面新开的连锁店排起长队,手里的计算器都快按出火星子了。"这促销活动咋就没人来呢?"他挠着日渐稀疏的头发,突然想起上次工商局培训时老师说的市场调研。今天咱们就来唠唠,怎么用市场调研让燕窝卖得跟过年鞭炮似的噼里啪啦响。
一、先整明白要干啥
上个月我表姐在微信卖阿胶,调研都没做直接学李佳琦直播,结果库存压了三百盒。这就告诉我们——
1. 别急着发问卷
先拿张A4纸写清楚:是要测新品接受度?还是摸清送礼市场的深浅?我帮杭州"燕归来"做的中秋档调研,就锁定三个问题:
- 顾客愿花多少钱买中秋礼盒?
- 最看重燕窝的哪些功效?
- 线上买还是实体店买得多?
2. 定几个看得见的尺子
像我们村种西瓜的老王,天天盯着亩产和甜度。做燕窝调研也得有硬指标:
核心指标 | 参考值 | 数据来源 |
目标客群年龄 | 25-45岁占比68% | 《2023即食燕窝消费报告》 |
价格敏感区间 | 300-800元礼盒 | 天猫年货节数据 |
复购周期 | 2-3个月 | 头部品牌私域数据 |
二、把同行摸个底朝天
上次帮客户调研,发现个有意思的事:某大牌把孕妇群体细分出"备孕-孕期-产后"三个阶段,定制不同套餐,半年销量涨了120%。
1. 价格战怎么打
别光看标价,要像买菜大妈一样精明:
- 隔壁老王的10克装卖288,送炖盅
- 街口新开的店搞"买三免一"
- 网红品牌在抖音发50元无门槛券
2. 渠道暗战
去年双十一,某品牌把70%预算投在微信小程序,结果比天猫店多赚了15个点。现在流行玩法是:
渠道类型 | 转化率 | 客单价 |
直播带货 | 3.2% | 498元 |
社区团购 | 6.8% | 328元 |
药店专柜 | 21% | 1280元 |
三、跟顾客掏心窝子
我认识个90后老板娘,每周三在店里煮燕窝请客人喝,半年攒了2000多条真实反馈。她说这叫"用耳朵做生意"。
1. 问卷要像聊天
别整那些"您对产品满意度如何"的官话。试试这种:
- "上次买的燕窝是给婆婆还是丈母娘?"
- "炖煮时最怕什么?粘锅还是化水?"
- "如果包装能说话,您希望它说什么?"
2. 蹲点观察法
在深圳万象城盯过三天专柜,发现几个有趣现象:
- 下午3-5点中年男性顾客居多,买完就走
- 年轻女性喜欢凑满减,平均停留23分钟
- 带孩子的顾客更容易被"增强免疫力"的标语吸引
四、让数据说人话
上次帮个微商品牌分析数据,发现个反常识的结论:卖得最好的不是298元的实惠装,而是898元的尊享礼盒。原来他们客户多是中小企业主,买来送客户要的就是面子。
数据维度 | 行动建议 | 实操案例 |
25%客户咨询孕产期食用 | 开发妈妈课堂 | "燕之屋"妈妈社群转化率提升40% |
62%顾客关注溯源码 | 强化质检展示 | 小仙炖直播间增设验货环节 |
上午10点咨询量最大 | 调整客服排班 | 南京某经销商成交率提高18% |
五、实战出真知
苏州观前街有家十年老店,去年用这套方法做了三件事:
- 把50克装改成30克×2的便携装
- 在收银台放上炖煮时间对照表
- 每周三老客带新客送5克试吃装
现在他们家下午茶时段,经常能看到白领端着燕窝杯自拍。老板娘说最近正在研究"燕窝盲盒",说是要跟泡泡玛特学玩法。
巷口卖糖炒栗子的王叔探头进来:"张老板,最近生意这么火,啥时候教教我咋做调研啊?"老张笑着把刚打印好的调研报告塞进文件夹,玻璃门外阳光正好,映得展示柜里的燕窝盏晶莹透亮。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