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小区门口新开的奶茶店突然爆火,我好奇跟着排队时发现,店员正拿着喇叭喊:"会员充300送50,还能抽迪士尼门票!"不到半小时,就有二十多人掏出手机扫码注册。这让我想起去年帮表哥策划健身房会员活动时,他愁眉苦脸地说:"现在搞活动不送鸡蛋都没人来"。为什么同样是会员活动,效果却天差地别?
四个行业的真实会员活动案例
最近翻看《2023年中国会员经济白皮书》时注意到,做得好的会员体系能让客户留存率提升60%以上。我们不妨看看这些行业领头羊是怎么玩的。
电商行业的"养成系"会员
某头部美妆平台去年推出"美妆学院"会员计划,用户通过购物、看教程、写点评积累学分。每月学分前10%的用户能提前三天参加新品预售,这个设计让他们的会员复购率从32%飙升至58%。我在他们社群里潜水时,看到有姑娘说:"攒学分比上班打卡还积极"。
- 用户分层:按消费频次划分青铜至王者等级
- 专属权益:新品试用权+配方师1对1咨询
- 互动机制:每周发布美妆知识小测试
健身房的"游戏化"尝试
连锁健身品牌ShapeUp去年把会员卡改造成"健身闯关地图",每完成12次训练就能解锁新城市主题课程。他们的会籍顾问小王告诉我:"以前续卡要追着会员打电话,现在有人为了集齐'东京夜跑'勋章,主动续了两年卡。"
传统模式 | 游戏化模式 |
年卡到期前集中推销 | 每月自动解锁新关卡 |
会员流失率42% | 续费率提高至67% |
母婴品牌的"成长陪伴"体系
BabyCare的会员系统会记录宝宝出生日期,当妈妈登录APP时,首页会显示"您的宝宝正在学习抬头"等发育提醒。这种设计让他们的会员日均打开次数达到3.8次,远超行业平均的1.2次。
教育机构的"师徒制"裂变
某在线编程课平台推出"师徒系统",老会员邀请新人报名后,不仅能拿佣金,还能解锁共同学习的专属直播间。运营总监张女士透露:"有个13岁学员靠带'徒弟',把自己学费全赚回来了。"
成功策略的五个共同基因
分析完这些案例,我发现爆款会员活动都有这几个特征:
- 像追剧一样设置悬念(每月解锁新权益)
- 把消费变成社交货币(可分享的成就徽章)
- 提供情绪价值多于物质优惠(育儿知识比送湿巾更抓心)
- 设置恰到好处的挑战(努努力能够到的目标)
- 制造意外惊喜(生日月突然升级服务)
行业 | 目标 | 核心策略 | 结果 |
美妆电商 | 提升客单价 | 知识型成长体系 | ARPU增长40% |
连锁健身 | 提高续费率 | 游戏化进度设计 | 续约周期延长8个月 |
三个立刻能用的实战技巧
上周买菜时,发现常去的水果店也开始玩会员积分了。老板娘把积分兑换表做成转盘,消费满50元就能转一次。这个土法子确实管用,至少让我多买了二斤车厘子。
这里分享几个低成本高回报的妙招:
- 在会员卡背面印上使用次数记录(类似咖啡店的盖章卡)
- 每月25号设定为"会员惊喜日"(随机赠送小样或服务)
- 给长期未消费会员发送专属优惠码(设置7天有效期制造紧迫感)
楼下书店老板老周上个月试了第三招,他说有个两年没来的顾客用了复活优惠码,不仅买了书,还充了500元储值卡。窗外的梧桐树开始飘落叶时,我常去的咖啡馆更新了会员秋日特饮清单。他们总会在换季时推出季节限定权益,这大概就是会员活动让人惦记的秘诀——永远给用户留着下次再来的理由。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