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活动攻略:如何让街坊邻居都抢着参加?
一、搞活动就像炖牛肉,火候和配料都要讲究
去年咱们社区超市搞蒙牛促销,张大妈抱着两箱特仑苏跟我说:"这扫码抽奖真有意思,我家老头子现在买牛奶比买菜还勤快。"这话让我琢磨明白了,想让街坊们主动参与,得先摸准他们的脉。
1.1 接地气的活动才有人气
上个月蒙牛在朝阳区试点的"鲜奶日记"打卡活动就是个好例子:
- 连续7天在牛奶包装上找每日暗号
- 拍创意早餐照发朋友圈集赞
- 集满30个赞送定制陶瓷杯
结果参与率比普通满减活动高出47%,关键是老太太们把朋友圈当成了厨艺比拼现场。
活动类型 | 参与率 | 成本/人 | 传播系数 |
传统满减 | 12% | 8元 | 0.3 |
社交互动 | 38% | 5元 | 2.7 |
二、传播渠道要像牛奶配送,既要新鲜又要到位
记得去年中秋,蒙牛在社区搞的"月光宝盒"盲盒活动,王叔在棋牌室跟我说:"老李头在超市排队领盲盒,把下棋都忘了。"这让我明白,找对地方说人话有多重要。
2.1 线上线下要像牛奶配饼干
- 菜市场入口摆试饮台,扫码送保鲜盒
- 广场舞场地设打卡点,跳舞视频换积分
- 社区团购群每天中午发限量秒杀
就像蒙牛在石家庄做的"早餐打卡地图",把30个早餐店变成打卡点,两个月带动周边超市销量增长21%(数据来源:《快消品营销》2024年1月刊)。
三、奖励要像酸奶,既要甜头又要健康
上次见楼下小夫妻为了凑蒙牛积分换儿童自行车,愣是把亲戚家的牛奶都包圆了。好的激励机制,能让参与者自己当推销员。
3.1 积分要像存钱罐,看得见摸得着
- 买1箱积10分,推荐邻居加5分
- 积分换的马克杯印着"老张家的特供"
- 每月积分榜前三送超市购物车
蒙牛在郑州试点家庭积分池,三代人积分可以合并使用,结果复购率提升33%(数据来源:蒙牛2023年华北区销售报告)。
四、活动收尾要像喝牛奶,喝完还想舔盖
年前见李大妈拿着蒙牛送的生肖储蓄罐,逢人就显摆:"这可是参加活动得的,现在存钢镚儿都用它。"好的收尾能让活动持续发酵。
- 活动结束后发定制版年度消费报告
- 每月1号给活跃用户送惊喜小样
- 用过的包装盒能当种子便签纸
说到底,做活动就像熬奶茶,原料用蒙牛的纯,火候掌握在街坊的心。看着社区超市里拎着牛奶说说笑笑的大爷大妈,就知道这事儿成了。下次策划活动时,记得把这些小窍门拌进方案里,保准能让参与度咕嘟咕嘟冒泡。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