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家蛋仔派对店,选址到底怎么选才不踩坑?
凌晨两点半,我蹲在电脑前翻着蛋仔派对加盟手册第三遍,突然意识到——这选址要求写得跟相亲简历似的:"人流量大""消费能力强""竞争少",说了等于没说啊!于是把咖啡杯往桌上一撂,决定把这两年帮朋友选址踩过的雷全倒出来。
一、先搞明白蛋仔派对到底是个啥物种
去年在杭州湖滨银泰看见第一家蛋仔派对时,我还以为是卖茶叶蛋的(真的不怪我!)。直到看见小年轻们举着会发光的鸡蛋仔自拍,才反应过来这是甜品+社交+打卡的混合体。
- 客群画像:15-35岁女性占78%,学生党和年轻白领对半开
- 消费场景:闺蜜下午茶(42%)、约会中转站(31%)、逛街补给站(27%)
- 停留时间:平均23分钟(比奶茶店多一倍)
这就决定了选址逻辑和奶茶店完全不一样,人家买完就走,你家得让人愿意窝着。
二、黄金选址的五个隐藏指标
1. 看得见的"流量陷阱"
上个月帮表妹看中个地铁口铺位,每天人流量1.2万+,结果开业三天就发现——
表面数据 | 实际状况 |
早晚高峰人流量爆表 | 全是通勤族,90%的人连头都不抬 |
周边三家写字楼 | 白领们有免费下午茶,根本不下楼 |
真正有效的流量要同时满足:
- 步行速度≤0.8米/秒(逛街节奏)
- 女性占比≥60%
- 15-35岁人群占比超40%
2. 竞争对手的"安全距离"
总部说"500米内不能有同品牌",但没说清楚:
- 竞品奶茶店≤200米:危险!
- 同类鸡蛋仔店≥800米:安全
- 网红甜品店≤300米:可以借势但要差异化
有个邪门规律——开在鲍师傅隔壁的店,营业额平均高23%,因为排队溢出效应。
3. 容易被忽略的"阴间时段"
很多商场下午2-5点冷清得像鬼城,但蛋仔派对这时候反而能捡漏:
- 电影院午间场散场客流
- 宝妈遛娃困了找地方歇脚
- 外卖骑手等单的临时消费
记得连续蹲点三天,记录不同时段的有效人流量(指真的会停下来看菜单的人)。
三、那些选址手册不会明说的潜规则
去年帮学弟谈铺位时,房东笑眯眯说"这里做过网红奶茶哦",结果:
- 排烟管道被前租户改得乱七八糟
- 电路负荷不够同时开六台设备
- 物业要求每晚9点后不能有香味飘出
必备检查清单:
硬件项 | 达标要求 |
电力 | 380V三相电+25KW以上容量 |
排水 | 直径≥75mm的防堵管道 |
层高 |
四、算笔真实的账
看中杭州某商场B1层的位置,月租2.8万,预估日销200单:
- 乐观算法:200单×25元×30天=15万流水
- 现实算法:
- 工作日实际约120单
- 商场强制参加满减活动(毛利率砍15%)
- 每月临时促销费摊派3000+
最后真实利润率大概卡在18%左右,比预想的少了将近一半。
五、来自倒闭店主的血泪TIP
朋友在大学城开的店三个月就关了,总结出几个反常识结论:
- 校门口50米不如200米外的奶茶街——学生要社交空间
- 外卖占比超30%很危险(平台抽成+包装成本吃掉利润)
- 周末营业额可能是工作日的5倍,但周一到周四可能连房租都赚不回
现在他转战社区商业体,专攻宝妈下午茶市场,反而活得挺滋润。凌晨四点的闹钟响了,文档末尾还飘着咖啡渍。其实选址就像找对象,光看条件列表没用,得真的去街上蹲几天,看看哪些人会为你的鸡蛋仔停下脚步——那些边走路边刷手机的姑娘,突然被同伴拉住的瞬间,可能就是你的目标客户。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