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粘土捏蛋仔派对人物?手残党也能学会的保姆级教程
凌晨两点半,第N次把粘土捏成四不像之后,我瘫在椅子上盯着桌上那坨粉色不明物体发呆——这玩意儿和游戏里可爱的蛋仔有半毛钱关系?突然想起楼下文具店老板说过:"捏粘土和煮泡面差不多,看着简单,真要捏出人样得摸对门道。"
一、准备工作比动手更重要
上次直接抓了包儿童超轻粘土就开干,结果捏出来的"蛋仔"放三天就裂得像干旱的河床。现在学乖了,得备齐这些家伙:
- 树脂粘土:选24小时自然风干的,比超轻粘土更耐造(某宝搜"日本PADICO"那个肉色基础款)
- 三件套工具:丸棒、压痕笔、细节针,文具店9.9元套装够用
- 丙烯颜料:温莎牛顿18色小支装,比直接买彩色粘土更省钱
- 保鲜膜:包未用完的粘土,不然第二天硬得能砸核桃
避坑重点 | 血泪教训 |
别用指甲油上色 | 会腐蚀粘土表面,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
湿巾随时擦手 | 否则所有颜色最后都会变成脏粉色 |
二、从蛋仔本体开始拿捏
1. 这个蛋它不圆
游戏里看着圆滚滚的蛋仔,真捏起来会发现:完全对称的球体反而很假。我的独门秘诀是:
- 先搓个直径3cm的椭圆(留出0.5cm变形余量)
- 用拇指在底部压出轻微凹陷,模拟重力感
- 顶部稍微拍扁一丢丢,为后续加装饰留位置
凌晨三点十五分,第七次重搓的蛋体终于能立在桌上了。突然发现游戏原设里蛋仔的高宽比其实是1:0.8,难怪之前总觉得哪不对...
2. 五官定位玄学
参考《造型艺术中的比例》那本书里的"三庭五眼",蛋仔脸部分成:
- 眼睛在竖向1/2偏上位置
- 两眼间距=单眼长度的1.5倍
- 嘴在眼睛到下巴的1/3处
用牙签先戳出定位点,别直接画!有次手抖画歪了,硬是用粘土补了半小时,结果像个长了瘤子的变异蛋。
三、最难的是那些小装饰
做到这里已经凌晨四点,咖啡续到第三杯。蛋仔的熊猫皮肤看着简单,实际最难的是那对耳朵:
- 捏两个圆锥体时,底部要带弧度贴合头部曲线
- 用丸棒在连接处压出凹陷增强结构力
- 接口处抹微量清水当"胶水",千万别用白胶!
突然发现游戏里所有配饰都比想象中小一号。第一次做的眼镜大得能当游泳圈,重做时量了下,镜框直径居然不超过1cm才协调。
四、上色阶段的反直觉操作
五点二十分,窗外开始有鸟叫。总结出几条违反常识的上色技巧:
- 先上深色:浅色覆盖力差,黑色勾边线要最先画
- 颜料要稠:兑水多了会渗进粘土,调成酸奶状最佳
- 吹风机辅助:每画一层就用冷风低档吹30秒
画到熊猫的黑眼圈时,发现用牙签侧面刮涂比用笔刷更容易控制范围。隔壁熬夜赶论文的室友探头说了句:"你这蛋仔...怎么看着像连续加班一周的我?"
五、风干后的二次调整
第二天中午查看成品时,发现有些裂缝。查资料才知道粘土干燥时会收缩,补救方法很魔幻:
问题 | 解决方案 |
细小裂纹 | 用湿棉签轻擦裂缝处再压实 |
配件脱落 | 涂微量UV胶后用美甲灯照20秒 |
最后喷层定画液防掉色,阳光下看着这个歪嘴笑的蛋仔,突然理解为什么《手工治愈心理学》里说:"不完美的作品才有人味儿。"
冰箱里还剩半包粘土,要不下次试试捏个隐藏款?不过得先补个觉...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