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朋友约饭,站在商场里选餐厅时,总会不自觉地走向那家排着队的店——这就是选址的魔力。好的位置能让餐厅自带流量,就像磁铁一样把客人吸进门。
选址是门技术活,更是场心理战
去年帮表姐的面包房选址,我们把周边三公里的便利店都跑了个遍。收银台前数了三天小票,发现带孩子的顾客买鲜奶的比例特别高,这才决定把店开在幼儿园对面。
商圈人气≠有效流量
写字楼底商的奶茶店老板老张吃过亏:"周一到周五从早忙到晚,周末冷清得像鬼城。后来才知道这栋楼里80%是培训机构。"
商圈类型 | 工作日人流量 | 周末人流量 | 客单价波动 |
---|---|---|---|
写字楼集群 | ★★★★★ | ★☆☆☆☆ | ±15% |
综合购物中心 | ★★★☆☆ | ★★★★☆ | ±8% |
居民社区底商 | ★★☆☆☆ | ★★★★★ | ±5% |
三公里黄金圈法则
火锅店老板王姐有本秘籍:"打开外卖平台,把定位设成目标店铺,看看三公里内有多少同类型商家。超过5家就要慎重,但要是能排进前三位,照样能活。"
- 社区店生存秘诀:步行5分钟内有3个小区出入口
- 商场店必修课:距扶梯口不超过20个铺位
- 景区店隐藏规则:厕所半径50米是黄金地段
藏在街角的位置玄学
餐饮老炮儿都懂"阴阳街"的门道——同一条马路,北侧店铺的存活率比南侧高30%。这不是迷信,和日照方向、步行习惯都有关系。
- 下午三点站在店门口数路过带购物袋的人数
- 跟着外卖小哥的电瓶车走完配送路线
- 打开地图软件查看周边500米地铁口
活动期选址的加减法
做餐饮月活动就像打游击战,去年某网红汉堡店在音乐节门口摆摊,三天卖了平时半个月的量。但他们提前三个月就租好了相邻停车场的临时点位。
选址策略 | 常规经营 | 活动期间 |
---|---|---|
租金成本 | 占总成本25%-35% | 可上浮至40% |
合同周期 | 2年起签 | 1-3个月短租 |
人流峰值 | 日均300人次 | 瞬时500+人次 |
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那些开在洗车行旁边的轻食店,生意总是不差。大概是因为等洗车的两小时里,人们总想找点健康食物打发时间。下次看到咖啡店隔壁有空铺位,不妨带着计时器去测测客人等餐时的视线轨迹——说不定下个爆款店址就被你逮着了。
站在目标店铺门口数人流时,记得带杯冰美式。选址专家老陈说这叫"场景代入法",其实更真实的理由是:这条街你已经来回走了八遍,该提提神了。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