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师百闻牌里的不知火:从游戏设定到文化考据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凌晨三点,我盯着屏幕里不知火的卡面发呆。这角色明明是个输出型式神,怎么总让人觉得她更适合在深夜小酒馆里唱和歌?今天干脆把百闻牌里关于她的设定全扒一遍,顺便聊聊那些藏在技能名称背后的文化梗。

一、卡牌里的不知火人设

百闻牌给不知火的定位是「歌姬/输出」,这个矛盾感就很妙。你看她的基础属性:

攻击成长 初始2点,满级6点
生命值 脆皮程度堪比现实中的偶像
核心技能 离歌、星火、终舞

最绝的是觉醒卡「离岛之歌」的卡面文案:「火光中的舞姿,是告别也是新生」。这说的哪是游戏技能,分明是日本物哀美学的教科书案例。

1. 技能名称考据

  • 离歌:出自《和汉朗咏集》「离歌不识春风面」
  • 星火:对应传说中海上突然出现的火光
  • 终舞:暗合能乐中「序破急」的终章结构

(突然发现这仨技能连起来能编个三行情书...网易的美术组绝对有文青潜伏)

二、从百闻牌反推本体设定

虽然百闻牌算衍生作品,但卡面细节意外地忠于《阴阳师》本传。比如不知火觉醒前后的服装变化:

普通状态穿着正经的十二单衣,觉醒后直接变成火焰纹样的振袖——这个设计明显参考了日本「付丧神」概念,器物经年累月化成精怪时,会带着原本的材质特征。

有个冷知识:她卡面上的蝴蝶结绑法其实是平安时代游女的标志性装扮。这细节连很多考据党都漏了,还是去年京都国立博物馆的特展「大江户的娱乐」里提到的。

阴阳师百闻牌不知火故事

2. 语音文本细读

最戳我的其实是她的战斗语音:「要听听看,我新作的歌吗?」这句话在日服原文里用的是「新作りの歌」,那个「作り」的用法特别妙,既指创作又暗指「伪物」(人造物)。

不过百闻牌国服翻译把这种双关感弄丢了...所以说学日语还是有用的(突然安利)。

三、那些游戏没明说的背景

官方资料只说不知火是「离岛上的歌姬」,但结合日本妖怪史就很有意思了。真实存在的「不知火现象」是指九州海域夏季夜间的神秘火光,古代渔民觉得是龙神显灵。

在游戏里这个设定被魔改成了:

  • 离岛原型=现实中的天草诸岛
  • 歌姬身份=参照了江户时期的「女歌舞伎」禁令
  • 火焰能力=融合了「不知火」传说与「凤凰涅槃」

(写到这里去翻了《日本妖怪博物志》,发现连妖怪分类学家水木茂都没把「不知火」算正式妖怪,游戏策划真是自由发挥大师)

四、实战中的文化梗

用不知火卡组打天梯时发现个彩蛋:当她用「终舞」击杀敌人时,特效是化作火焰消失又重组——这根本就是能乐「幽玄」美学的电子版再现!

还有个大多数人没注意的机制:她的「离歌」技能在夜间时段(游戏内时间)会有额外特效。虽然数值上没区别,但这个设计明显在致敬日本「逢魔时」的传说。

卡牌游戏做到这个份上,已经算是用3D建模搞文化输出了吧...

窗外天都快亮了,最后分享个无用但有趣的知识点:不知火的日文配音早见沙织,恰好也给《妖狐×仆SS》里的雪女配过音。所以当她在游戏里说「冻住吧」的时候,我总会幻听成雪女的台词——这种声优梗算不算二次元特有的通感现象?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