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食品活动策划的互动游戏设计(附实战案例)
周末逛超市时,看到几位大妈围在生鲜区玩转盘游戏,笑得像捡了金元宝似的。这让我想起咱们超市上个月做的「猜重量赢牛排」活动,当天牛肉销量直接翻了3倍。今天就聊聊怎么设计让顾客玩上瘾的食品互动游戏,记得看到最后的「隐藏款」方案,那可是某连锁超市的镇店法宝。
一、超市游戏设计的3个黄金法则
咱们先记住这个口诀:「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去年华润万家在中秋节做的月饼盲盒活动,就是按这个套路来的:
- 陈列区挂满灯笼(看得见)
- 每个灯笼里藏试吃装(摸得着)
- 集齐3种口味换整盒(带得走)
1.1 食材寻宝大作战
永辉超市在2023春节档搞的「年货解密」值得借鉴。他们在冻品区藏了10个黄金饺子模型,找到的顾客能用1折价买帝王蟹。活动期间冻品区客流量同比上涨67%,连带的火锅底料都多卖了三成。
游戏类型 | 参与门槛 | 平均停留时间 | 连带销售率 |
寻宝类 | 低 | 8分钟 | 42% |
竞技类 | 中 | 5分钟 | 28% |
1.2 感官挑战赛
盒马鲜生的「蒙眼猜水果」堪称经典。准备5种当季水果切块,猜中3种送精品果篮。他们偷偷把最贵的水果放在最后一位,结果阳光玫瑰的试吃转化率飙到39%。
二、让大妈变成游戏主播的爆款设计
上次去物美调研,亲眼见到几位阿姨在粮油区玩「叠米袋挑战」,现场堪比建筑工地。最高纪录保持者叠了17袋5kg大米,奖励是全年大米7折卡——这招让该单品复购率提升210%。
- 初级版:叠5袋送环保袋
- 进阶版:每增加5袋多1%折扣
- 隐藏规则:米袋印着促销信息
2.1 亲子向游戏秘诀
大润发的「蔬菜保龄球」方案可以照搬:用西蓝花当球,矿泉水瓶做球瓶。小朋友打倒5个「球瓶」就能换果蔬贴纸,集齐10张换儿童餐具。秘诀在于保龄球区设在有机蔬菜柜旁边,相关品类日均销量提升55%。
年龄段 | 偏好游戏类型 | 家长决策因子 |
3-6岁 | 动手类 | 安全性 |
7-12岁 | 竞技类 | 教育性 |
三、你可能不知道的「游戏动线」玄机
沃尔玛的酸奶柜台最近多了个「幸运扭蛋机」,每买2瓶就能扭一次。但你可能没注意到,机器正好在冷柜转角处,这个位置能让顾客自然形成排队,又不影响主通道通行。据他们区域经理说,这样摆放使促销品曝光度增加3倍。
3.1 游戏道具的隐藏价值
见过用购物车玩推箱子游戏吗?家乐福在周年庆时,用货架临时围成迷宫,顾客要推着装满指定商品的购物车走到终点。这个设计的鸡贼之处在于:「失误者」购物车里的商品,65%都会直接结算。
四、成本控制的三重境界
隔壁老王的社区超市更绝,他们的「鸡蛋叠叠乐」成本几乎为零:用临期鸡蛋做道具,成功叠5个送3枚新鲜鸡蛋。既消化了临期库存,又带动了鸡蛋销售,日均损耗率从3.8%降到1.2%。
- 道具成本:临期品+低价赠品
- 人力成本:收银员兼职裁判
- 传播成本:拍照打卡送葱姜
最后说个暖心案例。杭州某超市在熟食区设置「爱心餐打包挑战」,顾客在规定时间内规范打包餐食,就能以成本价购买。这些餐食后来捐赠给环卫工,活动既做了公益又提升了熟食销量,这才是商业与温情的完美平衡。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