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仔派对怎么做石墩
在蛋仔派对里造石墩的野路子教程
凌晨三点半,我又在蛋仔工坊里折腾石墩子。这玩意儿看着简单,真动手做起来才发现门道不少——从选材质到卡角度,折腾了十几个版本才摸出点心得。干脆把踩过的坑都记下来,给同样头铁的朋友们省点时间。
一、石墩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游戏里那些挡路的石墩子,本质上就是个带碰撞体积的圆柱体。但要做得自然,得注意三个细节:
- 顶部要有轻微凹陷,像被踩了几十年那种
- 侧面得带点不规则磨损
- 底部最好沾点泥土效果
二、材料准备清单
必选材料 | 替代方案 |
基础圆柱(高度1.2-1.5米) | 堆叠的圆盘组件 |
粗砂岩贴图 | 混凝土纹理+50%透明度 |
边缘磨损特效 | 手动用裂纹贴图拼 |
实测发现用两层不同深浅的灰色叠在一起最自然,底层用#8B8B8B,上层用#C0C0C0调70%透明度,比系统自带的石头材质更有层次感。
2.1 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 在雨天场景记得加反光效果
- 昼夜模式要调暗部色值
- 多人地图建议降低物理精度
三、手把手搭建流程
先说个邪道技巧:先放障碍物再改模型能省30%时间。具体操作:
- 在组件库拉出标准圆柱体
- 右键-转换为可编辑模型
- 用顶点编辑工具把顶部压凹0.3个单位
- 侧面随机选中15%的顶点向外微调
昨天半夜试出来个小窍门:按住Shift+拖动边缘,能快速生成不规则磨损。比手动调每个顶点快多了,虽然效果没那么精细,但远看完全够用。
3.1 物理参数设置
质量 | 建议8-12kg |
弹性 | 0.15-0.3 |
摩擦系数 | 0.7(重要!) |
千万别信系统推荐的石头参数!实测发现把摩擦系数调到0.7最接近现实,蛋仔撞上去会打滑但不会弹飞。参考了《虚拟物理引擎实战》里的数据,这数值能让玩家感觉"这墩子确实有分量"。
四、高级玩家技巧
想搞点花样的话,可以试试这些:
- 动态石墩:给底座加个微小振幅的晃动,模拟老旧松动效果
- 可破坏版:设置三层血量,每层换不同的破损贴图
- 隐藏款:在特定角度贴荧光贴图,晚上会发光
上周帮朋友地图做会转动的石墩,发现把旋转轴心偏移0.2个单位,转起来会有种摇摇欲坠的滑稽感,特别适合整蛊地图。
五、避坑指南
说几个我凌晨四点崩溃时发现的坑:
- 别用系统自带的"石头材质包",实际效果像塑料
- 碰撞体积要比模型大5%,防止蛋仔穿模
- 多人地图记得测试不同网络延迟下的物理反馈
有次做联机地图没注意这点,结果在200ms延迟下,石墩变成了量子态物体——有的玩家看得到,有的玩家直接穿过去,场面一度非常哲学。
咖啡见底了,天也快亮了。最后唠叨一句:做好的石墩记得让朋友实测,自己玩多了会产生审美疲劳。上次我觉得超完美的作品,被测试玩家吐槽像"长了蘑菇的煤气罐",又得返工重做...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