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人格白无常二创
当白无常走进第五人格:一场中式恐怖与不对称对抗的奇妙碰撞
凌晨三点半,我第N次被监管者"拜访者"的钩子甩中时,突然冒出个念头:要是把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白无常塞进《第五人格》会怎样?这个神经病想法让我直接退出对战,翻出压箱底的《中国鬼怪大辞典》和游戏设定集,边啃薯片边琢磨起来。
一、白无常的"人设"到底有多适合第五人格
在成都茶馆听老爷子摆龙门阵时说过,白无常本名谢必安,标配是高帽、长舌、哭丧棒——这造型放游戏里绝对比红蝶还扎眼。但真正让我拍大腿的是他的职能:专门缉拿"阳寿已尽却赖着不走"的魂魄,这不就是监管者追逃生者的完美设定吗?
查资料时发现几个特别有意思的对应关系:
- 哭丧棒:完全可以做成范围攻击武器,参考黄衣之主的触手判定
- 勾魂锁链:和鹿头的钩子机制类似,但可以加入"勾中后短暂显示其他求生者位置"的设定
- 高帽增高:角色模型至少要比杰克高半个头,形成视觉压迫感
不过真要实装的话,网易美工估计得加班到哭——那根垂到胸口的舌头要怎么处理才能既保留恐怖元素又不至于被和谐,想想就头大。
二、技能设计的民间智慧
参考2019年《中华民俗志》里记载的传说,我试着写了套技能方案(游戏策划看到别骂我):
技能名称 | 效果 | 冷却时间 |
无常索命 | 向前方扇形区域甩出锁链,命中后造成0.5倍普攻伤害并减速30% | 15秒 |
阴差过境 | 进入12秒隐身状态,移动速度提升20%,破隐攻击造成1.2倍伤害 | 40秒 |
生死簿 | 选择一名受伤求生者,30秒内若该角色未接受治疗则直接倒地 | 全场限1次 |
这个设计参考了传统"黑白无常"的协作关系——要是将来出黑无常,还能玩出组合技。不过平衡性肯定稀烂,毕竟我连梅花桩机制都没考虑进去...
三、文化还原的难点在哪
去年参与某款国风游戏调研时,发现现代年轻人对阴曹地府的认知八成来自《仙剑奇侠传》。真要较真起来,白无常的考据至少有三个坑:
1. 服装细节容易踩雷
明朝《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里记载的"白袍方帽",和现在影视剧里流行的"高帽写'一见生财'"根本是两个体系。游戏里要是用后者,考据党能把你微博冲烂;用前者吧,又少了标志性记忆点。
2. 行为逻辑的现代化改造
原著里白无常会对善人网开一面,但游戏机制要求监管者必须公平追击。折中方案可能是设计成"追击时随机触发特殊语音",但这种玄学设定很容易被喷成"欧皇检测器"。
3. 恐怖尺度的把控
测试服里红蝶最初的般若相被改掉,就是因为吓哭小朋友。白无常那个"舌长二尺"的设定,放在手机屏幕上怕是比裂口女还掉san值...
四、玩家社区的二创狂欢
翻了下LOFTER和半次元的同人tag,发现民间大神们早就动手了。最绝的是某个用第五人格模型+京剧脸谱贴图魔改的作品,居然把哭丧棒做成了可伸缩的荧光棒效果——这朋克味十足的混搭,意外地符合游戏蒸汽朋克的底子。
同人圈常见玩法包括但不限于:
- 和红蝶组CP(虽然一个中国一个日本)
- 给白无常设计现代装(某张西装革履的图转发破万)
- 玩"一见生财"的梗(大门通电时自动弹出收款码什么的)
最让我笑到头掉的是某个沙雕视频,让白无常用河南话喊"恁跑啥跑,阎王爷请恁喝茶嘞",弹幕全在刷"阴间口音实锤"。
凌晨五点的窗外开始有鸟叫,文档字数统计停在2873。突然想到要是真出这个角色,估计会有主播开发出"白无常速修流"——毕竟那顶高帽在板区绝对卡视角。算了,还是去床上做梦比较实在,说不定能梦到网易策划给我打钱呢...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