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活动分区提高固态硬盘的性能
如何通过活动分区让固态硬盘跑得更快?
上周邻居老张抱着电脑来找我,说新买的1TB固态硬盘用着用着就变慢了。我打开磁盘管理一看,好家伙,整个盘就一个分区,系统文件和Steam游戏库挤在一起,微信聊天记录和4K电影混着存。这场景,就像把客厅、厨房、卧室全打通成一个大仓库,找双筷子都得翻半小时。
为什么你的SSD越用越慢?
现在的固态硬盘虽然标着500TBW的写入寿命,但很多人在分区时都踩了这三个坑:
- 大锅饭分区:整个盘就分1-2个区,系统日志和下载缓存抢地盘
- 佛系分配:随手给C盘划个200G,结果半年就飘红
- 静态思维:按机械硬盘时代习惯,给视频文件单独划个500G不动了
使用场景 | 传统分区响应时间 | 活动分区响应时间 | 数据来源 |
开机启动 | 12.3秒 | 9.1秒 | StorageReview 2023 |
游戏加载 | 5.7秒 | 3.9秒 | AnandTech测试 |
活动分区是什么黑科技?
简单说就是给SSD划出动态缓冲区。好比在仓库里留出专门的装卸区,让高频存取的数据有专用通道。三星980 Pro在预留20%空间后,4K随机读取从650K IOPS飙到850K(数据来自TomsHardware)
五步打造专属活动分区
以Windows 11+1TB NVMe SSD为例:
- 按住Win+X打开磁盘管理
- 右键选择SSD点击"压缩卷"
- 输入要保留的动态空间(建议总容量的15-20%)
- 新建简单卷时选择"不格式化"
- 使用Diskpart输入"attributes disk set reservedspace"
我的实战方案分享
- 系统区:200GB固定空间,每月用Dism++清理
- 工作区:300GB动态空间,随项目进度自动伸缩
- 娱乐区:400GB预留OP空间,配合PrimoCache做二级缓存
这些坑千万别踩
上次给同事老王调整分区,他非要把活动区设在磁盘尾部。结果跑分不升反降,原来主控的垃圾回收机制在物理末端效率会降低(详见《深入浅出SSD》第三章)。建议把活动区放在磁盘前30%区域,就像超市把畅销品堆在入口处。
现在每次路过老张家,都能听见他打游戏时嘚瑟:"自从分了三个动态区,加载速度都快过小年轻了!"要不你也打开磁盘管理看看?说不定你的SSD正在等这个机会焕发第二春呢。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