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App线上活动都有哪些玩法?看完这篇全知道
周末窝在沙发刷豆瓣时,突然发现首页冒出个「30天读完《百年孤独》」的打卡活动。作为资深书虫,我立马点进去围观,发现已经有3000多人晒出了自己贴着便利贴的书本照片。这让我突然好奇:除了读书打卡,豆瓣上还有哪些隐藏的线上活动呢?
一、文艺青年的创意基地
捧着咖啡点开豆瓣同城,你可能不知道这里藏着全年无休的创作派对。最近刚结束的「春日诗集接龙」活动,让500多位用户接力创作出长达80页的电子诗集,连诗人余秀华都在动态里点赞转发。
1. 文字类创作活动
- 书影音打卡挑战:像是持续火爆的「365天观影计划」,每天都有影迷分享带电影截图的短评
- 主题征文大赛:上月刚揭晓的「城市记忆」征文,获奖作品直接刊登在《城市画报》九月刊
- 互动小说接龙:上周开启的「时空邮局」故事接龙,开头段由作家双雪涛亲自执笔
活动类型 | 典型案例 | 参与人数 | 数据来源 |
读书打卡 | 2023豆瓣读书马拉松 | 12.8万 | 豆瓣读书年度报告 |
影评征集 | 《奥本海默》观影征文 | 6700+ | 豆瓣电影官方公告 |
2. 视觉艺术狂欢
刷到过那些惊艳的摄影作品墙吗?「手机里的春天」摄影大赛进行到第7届时,投稿量已经突破4万张。获奖者不仅能获得富士相机,作品还会在北上广三地的艺术空间巡展。
二、兴趣社群的秘密花园
上周加入的「养花互助小组」里,成员们正在搞「阳台植物成长日记」活动。每天都能看到天南海北的绿植爱好者,晒出自家琴叶榕的新叶片。这种持续三个月的养成系活动,特别适合需要长期陪伴的兴趣。
- 语言学习类:西班牙语小组的「每日西语电台」已坚持播音427天
- 技能养成类:手帐圈流行的「100天拼贴挑战」衍生出美食手帐专题
- 生活记录类:「早餐不重样」打卡活动累计产生12万条带早餐星球标签的内容
三、脑洞大开的互动实验
最近被首页刷屏的「人生交换商店」活动,让2.3万人体验了互换身份的新奇玩法。参与者需要根据随机匹配的陌生人信息,用三天时间模仿对方的生活习惯。有位程序员小哥抽到芭蕾舞者的身份,直播自己踮脚写代码的样子笑翻全网。
活动形式 | 特色玩法 | 持续时间 |
虚拟人生 | 创建第二身份角色扮演 | 14天/期 |
时间胶囊 | 给未来写信的跨年企划 | 年度活动 |
1. 游戏化社交实验
参加过「豆瓣猜猜乐」的用户肯定记得,去年中秋那场月饼馅料竞猜大赛。系统根据用户的书影音数据匹配对手,答对最多的人能收到实体的怪味月饼礼盒。
2. 主题月特别企划
每年四月的「诗歌月」已成惯例,地铁里那些被转疯了的诗歌海报,原型都来自用户投稿。今年最出圈的是贴在早餐铺的《豆浆十四行》,作者是位退休的语文老师。
写完这些突然发现,手机相册里还存着去年参加「城市声音采集」活动时录的弄堂叫卖声。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顺手点开正在进行的「夏日蝉鸣地图」活动,把刚刚录到的声音传了上去。不知道明天这个时候,又会有怎样有趣的新活动出现在首页呢?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