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叫调色盘的小游戏,到底是不是迷你世界?
凌晨两点半,我第N次在应用商店里看到这个叫"调色盘"的游戏推荐。说真的,每次看到这个粉粉嫩嫩的图标,我都以为是什么儿童绘画软件——直到上周我那个沉迷沙盒游戏的表弟突然问我:"哥,你玩过调色盘吗?他们说这游戏跟迷你世界差不多。"
先说结论:调色盘和迷你世界是两回事
查了三天资料,问了好几个游戏行业的朋友,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调色盘根本不是迷你世界的别称或衍生作品。这俩游戏从开发商到玩法都八竿子打不着,硬要说共同点的话...
- 都是手机端的沙盒类游戏
- 都有建造系统
- 画风都比较卡通
但你要是冲着"迷你世界平替"去下载调色盘,大概率会失望。就像冲着火锅去吃麻辣烫,虽然都是带汤的,但根本不是一个体验。
调色盘到底是个什么游戏?
开发商广州某科技有限公司(具体名字就不说了免得被当成广告)在2021年推出的休闲沙盒游戏。核心玩法其实更接近《Roblox》那种模式:
主要特色 | 具体表现 |
颜色收集系统 | 通过完成任务解锁新颜色 |
简易建造 | 预设模块拼装为主 |
社交属性 | 可以参观别人的色彩空间 |
我实际玩下来的感受是,这游戏更像是个带游戏元素的社交软件。你见过有人用乐高积木搭好场景就为了拍照发朋友圈吗?调色盘就是这种调性。
为什么总有人把两者搞混?
昨晚蹲厕所时刷到的某个游戏论坛里,看到个神评论:"现在是个方块人游戏都叫迷你世界是吧?"虽然刻薄但确实点出了问题关键——
认知偏差在作祟。对不常玩沙盒游戏的用户来说,看到这些共同特征就容易产生混淆:
- 低多边形画风
- Q版人物造型
- 自由建造元素
- 鲜艳的配色方案
再加上某些应用商店的算法推荐机制(你们懂的,那种"下载了A就拼命给你推BCDE"的智障逻辑),就更强化了这种错误关联。
几个关键区别
为了写这段我特意两个游戏各玩了3小时,眼睛都快瞎了。列个对比表更直观:
调色盘 | 迷你世界 | |
核心玩法 | 色彩收集+轻量建造 | 生存建造+冒险探索 |
操作复杂度 | 三指就能玩 | 需要适应键位 |
付费点 | 装饰性道具 | 功能性道具 |
适合人群 | 8-14岁休闲玩家 | 10岁以上硬核玩家 |
举个具体例子:在迷你世界里你可能要花半小时挖矿造工具,而在调色盘里点几下就能获得彩虹镐子——但这镐子除了好看屁用没有。
关于调色盘的几个冷知识
查资料时发现些有意思的事情:
- 最初版本其实叫《色彩乐园》,后来因为商标问题才改名
- 开发团队只有9个人,其中3个是前儿童美术老师
- 游戏里的颜色命名特别文艺,比如"鲸落蓝""琉璃橙"这种
最让我意外的是,这游戏在东南亚意外火爆。据2023移动游戏市场报告显示,其在印尼的月活居然比国内还高30%。可能因为热带地区用户对鲜艳色彩接受度更高?
适合哪些人玩?
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可以试试调色盘:
- 想找个能随时拿起来玩10分钟的游戏
- 喜欢布置空间但嫌《动物森友会》太复杂
- 有收集癖(比如我表妹集齐了所有粉色系颜色)
- 需要个能和低龄段弟弟妹妹互动的游戏
但如果你期待的是迷你世界那种能盖城堡、打怪、玩红石电路的深度体验...建议直接关掉这篇文章去更新迷你世界客户端。
凌晨三点四十,写到这里突然想起还没吃晚饭。泡面的时候琢磨着,其实游戏叫什么根本不重要,就像小时候我们把所有带战斗元素的游戏都叫"打仗游戏"一样。现在困扰我的反倒是——调色盘里那个限时活动的"晚霞紫",到底要不要熬夜刷出来啊...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