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两个名字的来历,这事得从头唠
凌晨三点半,我盯着电脑屏幕发呆,烟灰缸里堆满烟头。突然想起昨天打排位时队友问的问题:"王者荣耀为啥要叫'王者'和'荣耀'啊?"当时忙着守高地没顾上回,现在倒琢磨起来了。
一、立项时的代号叫《英雄战迹》
2015年春天,腾讯天美工作室的玻璃门上还贴着"L1工作室"的旧标识。内部立项文档显示,这个后来改变中国手游市场的项目,最初名字土得掉渣——《英雄战迹》。
- 测试包体文件名还是YXZJ_Alpha_0.8.3.apk
- 早期宣传物料用的都是"5V5英雄对战手游"
- 角色建模参考了《自由之战》,但地图比《虚荣》更简化
我翻到份当年的会议纪要,主策在便签纸上潦草地写着:"名字要能传递竞技层次感和荣誉驱动力"。后来市场部小姐姐告诉我,他们当时在茶水间头脑风暴,光咖啡就喝了二十多杯。
二、"王者"二字的四次迭代
天美的命名过程堪比高考改卷,光"王者"这个前缀就折腾了四轮:
版本 | 备选名 | 淘汰原因 |
V1.0 | 战神联盟 | 太像科幻电影 |
V2.1 | 巅峰对决 | 体育赛事既视感 |
V3.5 | 传奇战场 | 页游风味过重 |
Final | 王者 | 测试用户认知度87% |
关键转折点在2015年7月,他们发现App Store畅销榜前50里,带"王"字的游戏平均留存率高1.8个百分点。主美老张说:"中国人骨子里就认这个字,你看象棋里最重要的也是'将帅'。"
2.1 藏在代码里的彩蛋
去年有个程序员在GitHub上扒出早期版本资源包,发现个有趣的事:
- 英雄语音文件命名规则是King_[英雄ID].mp3
- 胜利动画代码段写着// Glory_Effect_V3
- 匹配系统日志里出现过ELO_Kingmaker的算法模块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最终定名时,"王者"能打败其他候选了——从底层架构开始,团队就在强化这个概念。
三、"荣耀"的三大来源
比起"王者"的直白,"荣耀"这个词来得更曲折。我跟三个离职员工撸串时,拼凑出这些细节:
来源1:魔兽梗 早期策划组全是暴雪粉,有个彩蛋直接用了《魔兽世界》"For the Horde"的句式。主文案小王说:"当时写着写着就哼起'为了部落',后来改成了'为了荣耀'"。
来源2:KPL前身 2016年筹备职业联赛时,备选名有"皇冠杯""巅峰赛"等。后来发现手游赛事需要更普世的价值主张,市场总监Linda的PPT里写着:"要让玩家觉得每个五杀都值得被铭记"。
来源3:用户调研 在1.2万份问卷中,"最渴望的游戏体验"排名第三的是"团队高光时刻"。有个初中生的回答特别典型:"就像运动会拿奖状,要让全班都知道"。
3.1 差点叫《王者传说》
2015年9月过版署审批时,曾因"荣耀"带军事色彩被建议修改。备份方案准备了五个,包括:
- 王者征途(太像RPG)
- 王者之巅(太端游化)
- 王者传说(最终B方案)
后来主策托关系问了文化部的朋友,确认"荣耀"可以用,才保住这个名字。现在想想,要是真改成《王者传说》,估计玩家们现在喊的就是"上传说"而不是"上荣耀"了。
四、合体时的神来之笔
最魔幻的是定名过程。据说是某个周三的深夜11点,美术组在赶工宣传图,文案临时写了"王者荣耀"四个字当占位符。结果所有人传阅后都说"就它了",包括当时来巡检的腾讯副总裁。
我找到份2015年10月的用户测试报告,显示:
- 名字记忆度比《英雄战迹》提升210%
- 66%玩家认为"听起来像大作"
- App Store搜索预测排名上升37位
最搞笑的是,初期官网域名还是wzry.qq.com,结果玩家自发传播"王者荣耀"全称,逼得市场部三个月后买了wangzherongyao.com。
凌晨五点的鸟叫从窗外传来,烟盒已经空了。突然想起游戏里程咬金那句台词:"一个字,干!"可能好名字就是这样,不需要太多解释,喊出来就对了。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