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炜楠和绝地求生:一场关于游戏归属的误会
凌晨两点半,我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的Steam图标发呆。好友列表里有个叫"王炜楠"的ID亮着,状态显示"正在玩绝地求生"。这让我突然想起上周在贴吧看到的帖子——《王炜楠绝地求生是谁的游戏》,底下吵得不可开交。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今天干脆把这事儿捋清楚。
这事儿是怎么闹起来的
最早是在某个游戏论坛,有人发帖说"王炜楠的绝地求生打得真好",结果下面有人回:"绝地求生本来就是王炜楠的游戏啊"。这话传着传着就变味了,最后演变成"绝地求生是王炜楠开发的"这种离谱说法。
实际上这事儿特别简单:
- 王炜楠是个普通玩家,游戏ID经常用本名
- 他在某些服务器排名靠前,小有名气
- 有次直播时说过"这游戏就像给我量身定做的"
结果就被以讹传讹了。这事儿告诉我们,游戏圈的口口相传有多不靠谱——上周还有人信誓旦旦跟我说他在蓝洞见过王炜楠上班呢。
绝地求生到底是谁家的
既然说到这儿了,咱们就正经聊聊绝地求生的来历。这游戏全称《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简称PUBG,是韩国公司Krafton(前身是Bluehole蓝洞)开发的。
开发公司 | Krafton/蓝洞 |
创意总监 | Brendan Greene(玩家称PlayerUnknown) |
首发时间 | 2017年3月 |
游戏类型 | 战术竞技类射击游戏 |
Brendan Greene这哥们儿特别有意思,最早是在《武装突袭2》里做MOD出身。他设计的"大逃杀"玩法先在《DayZ》里火起来,后来被单独做成游戏。所以严格来说,绝地求生是韩国公司做的,但核心玩法是个爱尔兰人想出来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误会
我琢磨着,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看:
- 国内玩家对韩国游戏公司普遍不太熟悉
- 王炜楠这个ID在亚服确实常见,容易造成混淆
- 早期直播平台有些标题党主播推波助澜
最逗的是去年有段时间,游戏里突然冒出好多叫"王炜楠的小弟"、"炜楠战队"的ID,搞得跟真的一样。要不是我查过工商信息,差点就信了蓝洞被中国玩家收购的鬼话。
游戏圈这类误会还真不少
类似的情况在游戏圈不算新鲜。记得《英雄联盟》刚火那会儿,还有人以为"若风"是拳头公司的呢。这种误会通常有几个共同点:
- 玩家ID和真名重合度高
- 该玩家在某个领域特别突出
- 信息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加工
我有个在游戏媒体工作的朋友说,他们每个月都能收到类似"某某游戏其实是某某主播的"这种投稿,审稿时得特别注意核实。
怎么判断游戏归属权
要是下次再遇到这种问题,教你们几个简单的判断方法:
- 看游戏启动时的开发商logo
- 查维基百科或Steam商店页面的开发商信息
- 注意区分玩家ID和开发者名字
就拿绝地求生来说,启动时那个蓝洞的LOGO特别明显,游戏里也能查到版权信息。王炜楠要是真开发了这游戏,怎么也得在制作人员名单里吧?但事实是连个中文名都找不到。
这事儿带来的思考
写着写着天都快亮了。其实这种误会反映出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现在游戏玩家和创作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有些高玩对游戏的理解确实不比开发者差,直播时代又给了他们巨大的影响力。
就像我那个总通宵打游戏的表弟说的:"现在谁还在意游戏是谁做的啊,好玩不就完了。"这话虽然有点极端,但确实代表了一部分玩家的想法。当某个玩家和某个游戏深度绑定,在粉丝心里,某种程度上他们确实"拥有"了这个游戏。
不过说归说,下次要是再看见"王炜楠绝地求生"这种说法,记得跟身边的朋友科普下真实情况。毕竟尊重游戏开发者的劳动成果,这事儿挺重要的。
窗外开始有鸟叫声了,我也该去补个觉。最近游戏更新了新地图,晚上还得跟朋友组队跳伞呢——虽然每次都是落地成盒就是了。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