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迎饭活动有哪些专属称号
春节期间迎饭活动里藏着哪些有趣称号?
腊月二十三是我们家厨房最热闹的日子,案板上堆着刚剁好的猪肉馅,蒸锅里飘出八宝饭的甜香。三叔公端着茶杯在厨房门口踱步,突然冒出一句:"今年'灶王爷的账房先生'该轮到阿强了吧?"这话把全家都逗乐了——您可知道,这看似玩笑的称呼,其实是老辈人传下来的迎饭活动专属称号呢。
这些称号藏着多少门道?
从腊月二十三送灶开始,到正月十五收灯宴结束,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头衔。在华北农村,负责准备麦芽糖粘灶王爷嘴的,会被尊称为「甜嘴御史」;江南人家张罗祭祖供品的,则被叫做「五牲都督」。这些称号就像暗语,内行人一听就知道你在厨房负责哪摊事儿。
称号 | 流行地区 | 核心寓意 | 数据来源 |
灶王爷的掌勺人 | 山西、陕西 | 象征厨房事务总指挥 | 《华北民俗研究》2019版 |
团圆宴席长 | 江浙沪 | 负责除夕宴座位安排 | 《江南年节考》第三章 |
北方称号里的讲究
老北京讲究"二十三,糖瓜粘",那个往灶王爷嘴上抹糖瓜的,街坊邻居都喊他「糊嘴侍郎」。这可不是戏称,按《燕京岁时记》记载,清代确实有专门负责这项仪式的"甜食官"。
- 山东胶东地区:「面鱼将军」(主管蒸面食)
- 河北保定:「腊味提督」(看管晾晒的腊味)
南方称号里的雅趣
福州人家祭灶时,负责摆放甘蔗的会被叫做「蔗节御史」,这称号源自甘蔗节节高的吉祥寓意。而在潮汕地区,准备红桃粿的巧手主妇,会被尊称为「粿品尚书」。
现代厨房里的新名号
现在年轻人也玩出了新花样。去年表弟家搞了个「年夜饭守护神」评选,用智能秤控制菜品份量的堂哥得了这个称号。我二姨更绝,因为总能把剩菜做成新花样,全家都喊她「回锅元帅」。
称号背后的温情
记得去年除夕,八十岁的姑婆颤巍巍从棉袄里掏出个红包,上面工整写着「添柴嬷嬷」。这个在闽南传承了百年的称号,专指照看灶火的老妇人。那天我才知道,原来厨房里的每个位置,都藏着对家人的珍视。
窗外的烟花突然炸响,厨房飘来炸丸子的香气。小侄女举着锅铲跑进来:"妈妈封我做『试菜先锋官』啦!"您瞧,这活色生香的春节厨房,可不就是由这些带着温度的头衔串起来的么?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