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的舞蹈工作室门口挂着彩色气球,路过的张姐被欢快的音乐吸引,探头问了句:"你们这儿体验课多少钱?"前台小王递上宣传单时,手心里还冒着汗——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但三个月后,这些试课的客人还能剩下多少?
一、开业活动设计的三个小心机
去年刚开业的"星舞空间"用了个妙招:他们把价值299元的爵士舞体验课拆成了"3+1"组合套餐。前三节课教基础动作,最后一节特意安排了学员自编30秒舞蹈的环节。结果92%的试课学员续费了季度卡,创始人李婷笑着说:"最后一节课让她们在朋友圈有了炫耀的资本。"
- 设置阶段性成果展示节点(如每3节课拍摄短视频)
- 在课程中穿插"舞蹈冷知识"趣味环节
- 准备不同舞种风格的拍照道具角
活动类型 | 参与转化率 | 三月留存率 | 数据来源 |
单纯体验课 | 38% | 21% | 《2023舞蹈培训白皮书》 |
任务制体验 | 67% | 55% | 中国艺术教育协会 |
二、会员体系的隐藏福利
记得小区门口那家总排队的奶茶店吗?他们的积分兑换总让人惦记着差两杯就能换新品。舞蹈教室的会员体系可以更贴心——把课时积分变成能兑换演出门票、编舞服务的"舞蹈币"。朝阳区的"舞极限"工作室甚至允许会员用积分兑换更衣室的专属储物柜。
三、让客户变成自来水
上个月在朋友圈刷屏的少儿舞蹈快闪活动,其实是"彩虹舞房"精心设计的社群任务。完成指定打卡任务的家长,能解锁儿童私教课的折扣券。更妙的是他们的"舞伴计划":老学员带新学员,双方都能拿到编舞指导的额外福利。
- 每月设置"舞蹈挑战赛"并颁发实体勋章
- 建立学员专属的抖音话题标签
- 为坚持打卡的学员制作年度成长纪录片
四、课程设计的温度感
海淀区的张阿姨报名的中老年舞蹈班,每节课前15分钟都是"茶话热身时间"。教练会准备养生花茶,边带着做拉伸边讲解舞蹈动作对肩颈的保养作用。这种设计让该班级的续费率达到了惊人的89%,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42%。
五、让反馈变成续费理由
"月光舞蹈"工作室的前台总放着些稀奇古怪的小物件:拇指琴、手摇铃、甚至还有魔方。这不是装饰,而是他们的即时反馈系统——学员下课时随手抓起代表心情的物品扔进反馈箱,第二天就会收到定制化的课程建议。
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小王把新设计的会员成长手册又检查了一遍。他知道,当客人拿着这本印着自己舞蹈照片的手册时,选择的就不再是课程,而是一段值得期待的蜕变旅程。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