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奖活动结束页面的赞助商展示设计
抽奖活动结束后 赞助商展示怎么设计才不招人烦?
你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刚参加完抽奖准备关页面,突然弹出一堆赞助商广告,像牛皮糖似的甩都甩不掉。某电商平台去年就因为结束页广告过载,导致23%用户直接卸载APP。但有意思的是,头部直播平台「星秀」把赞助商展示做成用户主动点击的盲盒玩法,次日留存反而提升18%。这中间的差距到底在哪?
五个容易踩坑的展示误区
上个月参加行业交流会,某游戏公司的UI设计师小王跟我吐槽:"老板非要我们在抽奖结束页塞8个赞助商logo,结果用户调研显示67%的人根本记不住任何一个品牌。"我翻看了他们页面,发现问题出在这几个地方:
- 信息过载:把赞助商当弹幕滚动,每屏显示12个logo
- 强制观看:必须停留15秒才能关闭页面
- 风格割裂:美妆品牌logo配像素风游戏背景
- 交互障碍:关闭按钮藏在赞助商图标堆里
- 价值缺失:单纯展示logo,没有福利说明
黄金3秒法则验证表
展示方式 | 平均停留时长 | 品牌记忆度 | 数据来源 |
---|---|---|---|
静态排列(5个以下) | 2.8秒 | 41% | Google眼动实验2023 |
轮播动画(每3秒切换) | 4.1秒 | 58% | 尼尔森用户行为报告 |
可交互元素(如翻转查看) | 6.7秒 | 82% | Adobe创意云案例库 |
把广告变成彩蛋的3个妙招
最近帮某母婴品牌改版抽奖页面时,我们试了个新玩法——把赞助商展示设计成隐藏成就系统。用户每查看1个品牌介绍,就能点亮1枚徽章,集齐3枚可兑换实物礼品。结果品牌曝光量比原来提升3倍,且72%用户主动完成了全部交互。
具体实现方案
- 使用CSS3的flip动画实现卡片翻转效果
- 通过localStorage记录用户交互次数
- 进度提示做成游戏化徽章图标
// 示例代码片段
function showSponsorCard {
document.querySelector('.sponsor-card').classList.add('flip');
localStorage.setItem('viewCount', parseInt(localStorage.getItem('viewCount'))+1);
品牌曝光的正确打开方式
千万别小看颜色搭配的学问。去年双十一有个经典案例:某饮料品牌在抽奖页面用渐变流光效果展示logo,配合「喝口饮料再抽奖」的动态提示,使产品搜索量暴涨150%。他们的设计师偷偷告诉我秘诀——品牌色值必须严格遵循Pantone标准,哪怕偏差5%都会影响记忆度。
视觉层级搭建要点
- 主赞助商用120px×80px尺寸+微动效
- 次级合作方采用60px×30px组合排列
- 整体透明度保持在85%-92%区间
- 与背景的明度对比度≥4.5:1
说到其实用户不反感广告,讨厌的是无意义的打扰。就像小区超市王老板说的:"你送我袋试用装纸巾,我乐意看你货架上的新品广告。要是硬塞传单还不让走,那就别怪我下次绕道了。"下次设计赞助商模块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个展示,能让用户觉得赚到了吗?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