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和阴阳师到底谁抄了谁?这事儿还真得掰扯掰扯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凌晨三点盯着电脑屏幕,手边咖啡都凉透了。突然刷到这个问题,我猛地坐直了身子——好家伙,这话题可比咖啡提神多了!作为两个游戏都玩过2000+小时的老油条,今天咱们就掏心窝子聊聊这个世纪难题。

先给结论:说抄袭太武断,但借鉴痕迹确实存在

就像你非要说《红楼梦》抄了《金瓶梅》似的,这种量级的游戏很难用简单粗暴的"抄袭"来定性。不过嘛...某些玩法机制和美术风格的相似度,确实会让玩家产生既视感。

记得2017年《王者荣耀》推出"契约之战"模式时,我们开黑群里直接炸锅:"这不就是阴阳师的御魂系统换皮吗?"但仔细把两个游戏拆开来看,事情又没那么简单...

王者是抄袭阴阳师吗为什么

时间线才是关键证据

关键节点 阴阳师 王者荣耀
上线时间 2016年9月 2015年11月
式神/英雄数量 初代43个 初代20个
抽卡系统 2016年9月 2019年才加入

看到没?时间线上根本对不上。说王者抄阴阳师就像说智能手机抄了大哥大——技术迭代本来就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那些被说"抄袭"的争议点

半夜翻着玩家论坛的考古帖,发现争议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

  • 美术风格:尤其是早期英雄原画
  • 式神/英雄技能:几个标志性角色的既视感
  • 运营活动:节日皮肤和抽卡机制

美术风格的罗生门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妲己青行灯。2017年王者给妲己出的"仙境爱丽丝"皮肤,那个悬浮灯笼的造型确实容易让人联想到阴阳师的招牌式神。但你要说这是抄袭...网易自己还出过《决战!平安京》呢,这又算不算碰瓷自家产品?

美术圈的朋友跟我说过个冷知识:国内80%的游戏原画师都用同样的素材网站。就像十个摄影师拍同一个模特,成片难免有相似构图。

技能设计的"巧合"

这个争议最大的是大天狗虞姬。都是远程射手,都有扇形AOE技能,释放动作还都带羽毛特效...但虞姬2016年3月就上线了,比大天狗早了整整半年!

更魔幻的是,有考据党发现这两个角色的技能原型其实都来自《英雄联盟》的艾希——所以到底谁抄了谁?简直像在玩俄罗斯套娃。

王者是抄袭阴阳师吗为什么

行业内的"通用设计"潜规则

去年参加游戏开发者大会时,有个主策酒后吐真言:"现在做游戏就像炒菜,玩法机制是公共食材,关键看你怎么组合调味。"这话虽然扎心,但确实是现状。

  • MOBA游戏的补兵机制
  • 卡牌游戏的十连抽设定
  • RPG游戏的装备强化系统

这些早就是行业通用语言了。就像不能因为两家餐厅都用铁板烧就说他们互相抄袭,关键还得看整体体验的独创性

数值策划的暗中较量

真正体现差异的反倒是玩家看不见的地方。阴阳师的暴击抵抗公式复杂得像高数题,而王者荣耀的伤害计算公式就直白得多。这种底层逻辑的差异,可比表面上的技能特效更能说明问题。

记得有次测试服更新后,王者把某个法师的减速效果从30%调到35%,结果整个英雄强度直接崩盘。这种数值敏感度完全就是两个游戏的不同基因。

玩家感知的吊诡之处

最有趣的是,我采访过十几个双修玩家,发现个现象:觉得像的人总能找到相似点,觉得不像的人也能列出无数差异。这就像星座性格分析,本质是选择性注意。

有个00后玩家的说法特别生动:"阴阳师像精心熬煮的日式拉面,王者就是火爆的四川火锅,吃法不同但都能管饱。"

王者是抄袭阴阳师吗为什么

现在凌晨四点半,窗外开始有鸟叫了。写着写着突然想起《游戏设计心理学》里的观点:玩家对"抄袭"的敏感度,往往与游戏体验的沉浸度成反比。换句话说,当你真正玩进去的时候,根本不会在意这些似是而非的争论。

咖啡杯底沉淀着最后一口冷掉的液体,屏幕右下角弹出朋友的开黑邀请。要不...先来把排位?反正我的本命英雄可没在平安京里找到双胞胎。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