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对象到底包括哪些玩家?一篇文章带你摸透门道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2

周末去网吧总能看见各种玩家,有人戴着耳机猛敲键盘,有人捧着手机窝在沙发里,还有人拿着Switch跟朋友笑成一团。这些不同状态的玩家,在策划活动时到底该怎么归类?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清楚。

一、不同类型的活动对应不同玩家

上周老张在游戏公司办了个线下聚会,结果来的都是些只玩手游的年轻人,准备好的主机游戏全成了摆设。这事儿说明,搞活动前得先摸清目标群体。

1.1 按参与度划分的三大类

  • 核心玩家:每周游戏时长30+小时,能背出装备属性表的老炮儿
  • 休闲玩家:通勤路上玩两把《王者荣耀》的上班族
  • 菜鸟玩家:刚下载游戏还在新手村转悠的小白

1.2 消费习惯决定参与动机

记得去年《原神》的线下活动吗?那些愿意排三小时队买周边的,八成都是游戏里充过648的氪金大佬。根据艾瑞咨询《2023移动游戏行业报告》,付费玩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免费玩家高出47%。

玩家类型 月均消费 活动参与率 数据来源
鲸鱼玩家 2000+ 82% Newzoo全球游戏市场报告
普通付费玩家 300-800 65% 伽马数据
免费玩家 0 28% 腾讯游戏白皮书

二、藏在设备里的玩家密码

上周去表弟家做客,发现他电脑开着《永劫无间》,手机挂着《星穹铁道》,电视上还暂停着《双人成行》。这种多平台玩家现在越来越常见,但办活动时要特别注意他们的主力设备。

2.1 平台偏好影响活动形式

  • PC端:适合电竞赛事、mod制作比赛
  • 移动端:适合线下快闪、AR寻宝活动
  • 主机端:适合体验会、游戏试玩会

2.2 跨平台玩家的特殊需求

去年参加《堡垒之夜》的跨平台活动,看到好多玩家背着键鼠转换器来现场。这类玩家最在意数据互通和奖励同步,搞活动时要提前测试好各平台兼容性。

三、年龄背后的隐藏属性

上个月帮朋友策划校园电竞比赛,原本担心都是毛头小子,结果报名表里居然有三位40+的大叔。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星际争霸》的老玩家,现在转战《英雄联盟》了。

  • 学生党:时间多但预算少,关注实物奖励
  • 上班族:周末才有空,偏好短平快活动
  • 银发族:下午时段活跃,喜欢怀旧主题

看着活动现场那些教孙子玩《动物森友会》的老爷爷,突然明白为什么任天堂要出放大镜功能的Switch了。不同年龄段的玩家,需要的活动支持真的天差地别。

四、地域特色造就的玩家差异

去年去成都参加游戏展,发现川渝玩家对麻将类游戏格外热情。而同期在广州办的活动,玩家们更关注海外游戏汉化进度。这种地域差异在策划活动时绝对不能忽视。

活动对象包括哪些玩家

地区 热门游戏类型 活动偏好 数据来源
长三角 MMORPG cosplay大赛 完美世界区域运营报告
珠三角 策略竞技 电竞锦标赛 网易游戏调研
川渝地区 棋牌社交 线下聚会 腾讯棋牌用户画像

最近在筹备华北地区的活动,特意加了《逆水寒》的冰雪主题场景。看着玩家们在人造雪景里拍照打卡,总算没白费这番心思。

活动对象包括哪些玩家

五、社交属性决定传播效果

上回在漫展遇到个独行侠玩家,全程戴着口罩不说话,但活动结束后他在贴吧发了篇两千字的攻略。这种沉默型玩家虽然现场不活跃,却是重要的二次传播节点。

  • 社交达人:自带流量,适合邀请当活动大使
  • 攻略大神:能产出优质内容,给专属创作空间
  • 围观群众:需要简单易懂的参与机制

窗外飘来烧烤香味,想起上次游戏嘉年华的露天烧烤区,原本担心玩家只顾着吃,结果发现美食区成了最热闹的社交场。看来把线下活动做出烟火气,确实能吸引更多类型的玩家参与。

活动对象包括哪些玩家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