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一个吸引人的机上活动主题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如何设计一个机上活动主题,让乘客主动发朋友圈?

上周在飞往三亚的航班上,我邻座的阿姨全程举着手机拍空姐教大家调制「云端莫吉托」的过程。落地前,她神秘兮兮地跟我说:「这比上次坐的星空主题航班有意思多了!」这句无心之言,让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有些机上活动能火遍短视频平台,有些却连机组人员都记不住主题名字。

一、乘客真正想要什么样的万米高空体验?

最近帮某航司做活动复盘时,发现个有趣现象:参与度最高的「非遗剪纸课堂」,前期调研时乘客评分才3.2分。反倒是被市场部寄予厚望的「元宇宙虚拟旅行」,实际参与率不到15%。这提醒我们不要用会议室里的头脑风暴代替真实的客群洞察

1.1 藏在行李牌里的小心机

观察经济舱乘客的随身物品最说明问题:

  • 带颈枕的商务客→需要碎片化时间利用
  • 抱着绘本的宝妈→期待解放双手的20分钟
  • 挂着单反的游客→寻找值得定格的瞬间
传统做法创新方案参与率对比
发放纸质填色卡用飞机餐托盘当画板32%→67%
播放安全须知动画让乘客用AR找逃生出口被动观看→主动参与

二、让主题自带传播基因的5个秘诀

如何设计一个吸引人的机上活动主题

去年帮日本某航司设计的「和服折纸挑战」,在TikTok上产生230万次播放。复盘时发现这些爆款活动都有个共同点——给参与者预留了「社交货币」

2.1 制造「哇哦时刻」的配方

  • 在云海上空开启「寻找第24时区」解谜游戏
  • 利用舷窗光影变化设计「追光者」摄影比赛
  • 降落前发起「写给平行时空自己」明信片漂流

最近尝试的「声音地图」概念很值得借鉴:给每位乘客发特制贴纸,收集机舱内各种声音样本。有位音乐人乘客把引擎轰鸣声做成了电子音乐,这条短视频直接帮航司省了20万广告费。

2.2 空间限制变创意的催化剂

窄体机经济舱也能玩出花样:

  • 用安全带当量尺玩「人体测量挑战」
  • 把折叠桌板变成「迷你剧场」舞台
  • 利用餐车推过道时玩「快闪问答」
传统主题改造方案社交媒体提及量
星空观影会星座故事接龙+415%
儿童绘画赛全家福速写挑战+230%

三、资深策划绝不会踩的3个坑

有次帮廉价航空设计「空中KTV」,结果因为麦克风传递引发乘客争执。这个教训让我明白:好的主题要考虑密闭空间的社交距离

3.1 安静狂欢的智慧

  • 用震动座椅玩「无声猜歌游戏」
  • 通过舷窗遮光板升降玩「光影密码」
  • 开发仅限本机连接的匿名聊天室

最近流行的「云端时光胶囊」就是个典范:乘客把想说的话封存在特制信封,航司随机投递到下趟航班的乘客。这种延迟互动既避免尴尬,又创造了跨航班的话题连接。

3.2 给不同时区留白

红眼航班更适合「星空冥想指导」,而午间航班适合「美食实验室」。有次把「日出瑜伽」安排在跨时区夜航,结果乘客调时差都来不及,这个设计失误让我意识到时刻表比活动本身更重要

舷窗外云层渐散,空乘开始分发特别定制的登机牌书签。前排小姑娘正用口红在明信片上盖章,准备落地后寄给异国男友。这样的场景提醒着我们:真正动人的机上活动,从来都不是策划出来的,而是从真实的人性需求里生长出来的。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