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活动有哪些国际交流活动
微信红包如何在国际交流中「破圈」?这些真实案例告诉你答案
上个月在新加坡举办的亚洲金融科技峰会上,我看到华为东南亚区的张总掏出手机,给刚认识的印尼合作伙伴发了888元电子红包。那个戴着传统「宋谷帽」的马来裔商人先是一愣,接着笑得像中了彩票——这大概就是红包外交的魅力吧。
国际会议中的「红包外交」
1. 东南亚数字支付论坛
去年11月的中国-东盟数字合作论坛上,主办方在茶歇时间搞了个「扫码抢红包」游戏。据《中国日报》报道,马来西亚通信部长现场抢到66元红包后,当即发推文说:「比喝到猫山王榴莲咖啡还惊喜!」
活动名称 | 合作国家 | 红包形式 | 文化元素 |
中法文化年 | 法国 | 埃菲尔铁塔AR红包 | 春节窗花+法式蕾丝 |
非洲电商大会 | 肯尼亚 | M-Pesa联名红包 | 马赛族串珠图案 |
2. 中非互联网发展论坛
记得去年在约翰内斯堡会场,腾讯工作人员教非洲代表们发语音红包。当某位酋长用祖鲁语喊出「吉祥如意」时,全场掌声比南非世界杯时还热烈。这种跨文化的互动,比任何PPT都管用。
跨国企业的「红包社交」
我表妹在宝马慕尼黑总部实习时,部门群里每周五都有「德语学习红包」:把「恭喜发财」翻译成德语才能拆包。她说现在德国同事说「Glückwünsche zum Geldverdienen」比说「Guten Tag」还顺口。
- 壳牌石油:春节给全球供应商发「碳中和红包」,每个红包对应1棵梭梭树
- 迪士尼上海:漫威英雄主题红包在Comic-Con引发老外排队扫码
- 星巴克东京:樱花季限定红包封面3天被转发达27万次
高校间的「红包传情」
清华苏世民书院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留学生完成儒家经典诵读挑战,就能获得专属「论语红包」。去年万圣节,美国学生杰克用《孟子》金句换来的红包,居然在兄弟会成了硬通货。
学校 | 活动形式 | 参与人数 | 典型反馈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春节方言红包接龙 | 1800+ | 「学会了用闽南语说吉祥话」 |
悉尼大学 | 中澳建交纪念红包 | 3200+ | 「第一次知道袋鼠在中文里是福气象征」 |
留学生群体的「红包漂流记」
在伦敦政经学院的华人学生会,每周三的「红包故事会」已成特色。英国学生艾玛用抢到的8.8元红包买了茉莉花茶,结果在TikTok上发的开箱视频火了,评论区都在问怎么加入这个「东方神秘组织」。
文化交流中的「红包密码」
去年故宫和卢浮宫联名推出的「东西方守护神」红包封面,法国朋友皮埃尔研究了半天说:「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红色——这和我们的葡萄酒文化一样,都是生活的庆典。」
- 大英博物馆:汉代铜镜纹样红包
- 纽约大都会:清明上河图动态红包
- 东京国立:浮世绘版「招财猫」红包
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我看到穿白袍的阿拉伯青年举着手机满场找「沙漠绿洲」AR红包。当手机弹出「中阿友谊长存」的祝福语时,他兴奋地和同伴击掌的样子,像极了过年抢到压岁钱的我。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