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人格呐喊梗图到底是个啥?这玩意儿怎么突然就火了?
凌晨三点刷微博的时候,突然看到首页连着五六条都在转同一张图——灰蒙蒙的游戏截图里,某个角色张着嘴露出夸张的表情,配文"开局秒倒还爆点,队友直接呐喊.jpg"。我盯着手机愣了三秒,这玩意儿怎么突然就席卷全网了?
一、这个梗到底从哪冒出来的
查了三天资料才发现,最早的版本居然能追溯到2019年。当时贴吧有个帖子吐槽排位赛遇到坑队友,随手截了游戏里监管者"杰克"触发技能时的表情。那张图里杰克仰着头,嘴巴张得能吞下整个显示器,活像爱德华·蒙克那幅《呐喊》的cosplay。
时间线 | 关键事件 |
2019年3月 | 贴吧用户"守墓人绝不秒倒"首次发布游戏截图 |
2020年6月 | B站UP主将截图与《呐喊》油画拼接 |
2021年9月 | 抖音出现#第五人格呐喊挑战话题 |
真正爆火是去年夏天的事。有个B站剪辑鬼才把游戏原图跟世界名画做了个渐变转换,配上"当你发现队友带了三根针"的文案。这个视频现在播放量都破800万了,底下热评第一是:"这不就是我排位时的精神状态?"
二、为什么偏偏是这张图火了
跟做游戏运营的朋友喝酒时聊起这个,他掰着手指给我分析:
- 表情够魔性:那个扭曲程度刚好卡在"像"和"不像"之间
- 适用场景多:从排位连跪到抽卡保底全能用
- 创作门槛低:随便加个文字就是新梗图
最绝的是玩家们自发开发的各种变体。光是我就收集到二十多种版本:
- 原版杰克呐喊
- 调香师被震慑版
- 红蝶闪现空刀版
- 甚至还有玩家自制的Q版柴犬表情包
2.1 游戏机制的神助攻
玩过第五人格的都知道,游戏里有个特别搞心态的设定——爆点机制。当求生者做出翻窗失误、校准失败等操作时,全图都会显示位置标记。这时候队友视角里,犯错者头顶就会冒出那个经典的呐喊表情。
官方数据说这个表情日均触发超过200万次(来自2021年网易游戏年报),等于每天都在批量生产梗图素材。有次线下赛我亲眼看见,某选手操作失误时,现场大屏幕直接切出了呐喊表情的特写,全场观众笑到拍桌。
三、从游戏梗到社交货币的蜕变
现在这玩意儿早就不限于游戏圈了。上周去便利店,听见两个初中生在讨论月考:"数学最后大题直接让我第五人格呐喊.jpg",收银员小姐姐接话:"我男朋友昨晚求婚戒指掉下水道也是这个表情。"
这种跨圈层传播其实有套固定路径:
- 核心玩家玩梗
- 二创作者加工
- 表情包化传播
- 最终成为通用meme
最让我意外的是,连我妈都学会用了。上周她微信给我发呐喊表情,配文"看到你冰箱里过期三个月的酸奶.jpg"。不得不承认,这个梗已经完成了从亚文化到大众文化的惊人跳跃。
3.1 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二创作品
凌晨两点翻收藏夹时,发现几个特别有意思的衍生创作:
- 京剧脸谱版呐喊,把游戏角色画成生旦净末丑
- 世界名画系列,从《蒙娜丽莎》到《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全员呐喊化
- 甚至还有学霸用MATLAB做了个呐喊表情的情绪识别分析
有个留学生朋友说,他们期末赶due群改名叫"第五人格图书馆呐喊分队"。每次有人崩溃就在群里发这张图,比任何安慰都管用。
四、梗文化背后的玩家生态
跟游戏策划朋友聊到后半夜,他提到个有趣现象:官方从未主动推这个梗,但每次版本更新都会偷偷加入新素材。比如上赛季新监管者"歌剧演员"的技能特效,明显在向呐喊表情致敬。
这种默契其实反映了玩家社区的独特生态:
行为特征 | 具体表现 |
自嘲文化 | 用梗图化解游戏挫折感 |
创作热情 | 平均每个衍生作品能获得3.2次再创作 |
圈层融合 | 61%的变体作品来自非核心玩家 |
记得有次战队赛,我们队机械师开局10秒倒地,语音里沉默两秒后,五个人同时发出爆笑。后来那张截图成了战队祖传表情包,每次纳新必发。
窗外的天都快亮了,文档里还开着二十多个相关网页。泡面汤早就凉透,屏幕上最后定格的是那张柴犬版呐喊图——圆滚滚的狗子龇牙咧嘴,配文"当你发现猫把你手办推下楼但打不过它.jpg"。可能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共情方式吧,用一张游戏截图道尽人间悲欢。
网友留言(0)